本報濰坊訊 (通訊員 歌爾訊)近年來,歌爾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深化產教融合,創新校企合作,在人才的引進措施、培養機制、保障體系上不斷發力。今年,歌爾計劃招募5000余人,涵蓋技師、工程師等各類人才。
歌爾構建分層分類的培育體系,通過技能評定、職級晉升等機制激發員工內生動力。研發工程師方面,歌爾已擁有各類研發人員1.2萬余名,打造“歌爾之翼”和“精英人才”計劃,全球招募高端人才;在工程師培養方面,歌爾還與山東大學等多所省內外高校開展智能制造、超精密加工、先進材料等關鍵技術課題合作和人才聯合培養。
歌爾還開發了產教融合匠造人才培養模式。“課本上的CNC加工原理,老師講完就能上手操作,理論和實踐完全打通。”“00后”加工技師陳永祥說道。2020年他進入歌爾匠造培訓中心學習數控技術。通過一年的專業理論學習與技能實訓,尚在大三的他已經走進歌爾實習,嶄露頭角。畢業后,他已經能做到獨立操作CNC機床,完成復雜工件的加工。在歌爾匠造培訓中心的課堂上,80余名歌爾的工程師、技術骨干擔任專職講師,聯合開發200余門實用性課程,將崗位技能轉化為教學知識點。經過培養,70%以上的學生畢業后直接入職歌爾,實現“畢業即就業,上崗即勝任”。